友上電機股份有限公司
友上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經營免排隊系統、LED語音叫號機、LED 時鐘 / 溫度

經濟部AI機器人三箭齊發 搶攻智慧醫療與製造新藍海! 精準焊接效率倍增、醫檢人力減半、AI導航內視鏡進軍臺大醫院

經濟部AI機器人三箭齊發 搶攻智慧醫療與製造新藍海! 精準焊接效率倍增、醫檢人力減半、AI導航內視鏡進軍臺大醫院

在AI技術驅動下,臺灣智慧機器人應用正全面落地!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攜手中鋼機械、臺大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,打造三大應用亮點:全臺首創「AI內視鏡機器人」提升檢查效率與安全性、醫療運送與器械整備機器人減輕醫護庶務20%、超高精度「數位雙生焊接機器人」讓焊接效率倍增、成本減半。這些前瞻技術將於2025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(TAIROS)8月20日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研發主題館中亮相,展現臺灣AI+機器人技術在醫療與製造兩大關鍵產業的強勢進擊。  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鄒宗勳表示,面對全球供應鏈重構與製造業升級,產業已由「製造」邁向「智造」。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布局智慧機器人與AI核心技術,以提升國產化技術能量及跨域系統整合,推動產業應用與技術落地,並鼓勵成立新創事業,近6年共累積70件國內外專利、逾300件技術移轉及產業服務,帶動企業投資及衍生產值近120億元。聚焦智慧製造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落地之外,更鏈結臺灣ICT科技強項與醫療體系,拓展應用到智慧醫療領域。未來將持續促進跨域合作,打造智慧醫療新產業生態,提升臺灣智慧機器人的全球競爭力。 智慧醫療應用兩大突破 打造醫護最佳拍檔:1.首創AI醫療內視鏡機器人,已於臺大醫院臨床驗證中   由工研院研發、全臺首創的「醫療內視鏡機器人」,無需體外穿刺大幅降低併發症,讓醫師不需穿厚重鉛衣即可遠端操控內視鏡執行肺部檢查,避免X光暴露與交叉感染。具備全向擺動、自動導航及氣道辨識,靈活操控無死角,能精準定位病灶作觀察與採樣,本技術通過細胞毒性、電性安全測試。現與臺大醫院合作驗證,未來可應用於胸腔、腸胃、泌尿等內視鏡科別。 2.智慧運載機器人減少醫護20%工作量,彰基搶先導入   針對醫療現場人力吃緊且現有人力須兼顧非護理專業工作佔比高達4成以上的問題,工研院推出「智慧運載機器人」協助醫材運送。目前已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應用於醫療物品運載,有效提升醫療品質與人力配置彈性。另一項「醫護庶務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」,包含能整合17軸雙臂協作與自主導航的雙臂機器人,未來目標協助手術器械整備,可分擔醫護人員大量非護理專業的庶務工作。 智慧製造躍升關鍵利器 助攻船體、精密工業升級: 3.中鋼導入AI巨型焊接機器人 精度提升至2mm 效能倍增50%   面對高技術門檻的大型船體焊接需求,工研院開發「數位雙生巨型龍門焊接機器人」,整合虛實模擬、遠距調機與12軸協同控制系統,不僅焊接精度提升至2毫米,還能客製模擬建廠流程,降低50%人力成本、提升50%效率,現已應用於中鋼機械貨輪段焊接。 4.工件檢測資料模擬與合成技術:瑕疵辨識更精準 縮短檢測時間50%   工研院開發的「工件檢測資料模擬與合成技術」,整合高擬真虛實融合平台與生成式AI品質檢測系統,可精準辨識金屬表面瑕疵,在虛擬環境中建立如機器手臂、視覺模組與光源模組的量測系統,檢測模型於上線前即可完成訓練,將測試時間縮短50%(從1小時降至30分鐘),已於臺中精科完成驗證,預期可大幅降低人工檢測工時並創造額外產值。 5.人機協作再進化!人機運動意向偵測技術,精密製造更安全、產線效率提升20%  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開發「人機運動意向偵測技術」,可動態偵測人體關節與機械手臂的位置與動作意向,取代傳統固定式安全區間調控,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停機與減速,讓人員可在另一工站同時進行機具組裝與上下料,能即時監控保護且避免通訊異常引發設備碰撞。技術已導入銓麥企業,協助企業提升產能效率20%,減少生產成本15%。   本次「科技研發主題館」將於2025年8月20日至23日,於南港展覽館1館4樓L204展出,整合工研院、精機中心等研發成果,聚焦AI與智慧機器人應用,展示11項跨域創新成果,邀請媒體及有興趣的業者前往參觀採訪,掌握下一波智慧醫療與製造轉型契機!   發言人: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周崇斌副司長 聯絡電話:02-23212200#8121 電子郵件信箱:cbjou@moea.gov.tw 業務聯絡人: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何祥瑋科長 聯絡電話:02-23212200#8171 電子郵件信箱:hwho@moea.gov.tw 媒體聯絡窗口: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:02-23212200#8155、0910-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:yschi@moea.gov.tw
免費諮詢

打造一個會做生意的網站,自帶流量、保證有單! 前往了解